bet·356体育在线(亚洲版)官网-进入

聚焦“三农”主业 发力项目建设:打造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主力军


网站20211220.2.jpg

武汉环城林带

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9月bet356体育亚洲版在线官网改革重组以来,集团党委坚决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胸怀“国之大者”,牢记服务“三农”发展、乡村振兴主责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聚焦三农,产业支撑,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的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引领,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以作风为保障,努力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开新局、作示范、走在前。

2021年,集团坚持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聚焦“三农”主业,发力7大项目建设,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当先锋的作用充分彰显,迈出了打造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主力军的坚实步伐。

网站20211220.3.jpg

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规划效果图

■ 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项目

助力武汉“五个中心”建设

2020年,武汉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明确了“一核两翼一芯两园多基地”的总体布局。集团认真落实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坚持高标准定位,制定了农创中心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建设实施方案。整合集团旗下湖北武汉国家级青鱼原种场、国家级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武湖4.6万亩天然湖泊,加快推动武湖淡水渔业科技园项目建设。科技园核心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一期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改造综合服务楼、科技研发楼、渔业生产楼约3000平方米,改造四大家鱼繁殖设施约1500平方米,新建名优特色鱼类繁育车间约545平方米、智能化苗种培育车间约1000平方米,引进亲本约24000尾,购置智慧渔业管理系统、苗种交易设备、科普展示设备、在线水质检测设备、进出水设备、尾水处理设备等设备200余台(套)等。

科技园承载传统与现代渔业融合、助推淡水优质种苗生产和应用等重要功能,保护长江原种种质资源,维持长江特色鱼种平衡。每年可向社会提供青鱼、草鱼、胭脂鱼、黄颡鱼等优质鱼苗达8亿尾,占全市育苗总额近10%。

科技园承担市场保供功能。今年8月,新冠疫情反复时,本土青鱼、草鱼等活鱼价格激增,为保供稳价,集团短时间内向市场供应包括青鱼、草鱼、黄颡鱼等22万余斤优质水产品,以低于常规价的价格投入市场,保障市民“菜篮子”。科技园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常年向市场提供200万斤水产品,保障市民需求。

科技园一期建成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鱼苗,预计年产值约2000万元,将带动水产养殖面积50万亩,帮助农户创收5亿元;远期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鱼苗18亿尾,实现对社会贡献翻番,同时科研孵化名优精特鱼类新品种3—5个以上。

网站20211220.4.jpg

武湖智慧化管控系统

■ 建成武湖禁捕智能监控系统

4.6万亩水面实现禁捕监控全覆盖

除保护长江流域原种种质资源,集团还肩负落实“长江大保护”政策,监管武湖禁捕的工作。

进入全面禁捕期后,武湖公司发挥国企担当,责无旁贷转产。公司所有职工从生产岗位转为管护员,日常工作变为巡查管护。武湖公司26名管护员被编为五支管护队,24小时分区巡查百公里湖岸。禁渔两年半以来,管护队员的巡查快艇绕湖面的航行距离几乎绕地球三圈。

集团改革重组以来,集团所属武湖公司筹建保护区禁捕监管智能化系统,利用热成像技术,架设6个高低摄像头、8个低点摄像头,实行湖岸全覆盖,4.6万亩湖面全天候处于监管状态,摄像头连接管护员手机,一旦岸边风吹草动,手机会收到提醒,无人机取证后,管护员乘快艇前往阻止偷渔行为。武湖全流域禁捕管护、水质检测等步入智慧化时代。

目前武湖水质持续向好,湖里的土著鱼类,黄颡鱼、野生大白刁数量均增多,整体生态性稳定向好。

网站20211220.5.jpg

武汉花卉科技产业园俯视图

■ 擦亮现代花卉产业新名片

武汉花卉科技产业园盛大开园

盘活存量资产,升级花卉产业,集团三产融合重点项目—武汉花卉科技产业园9月底正式开园。

武汉花卉科技产业园由集团下属林业集团投资开发建设。地处黄陂区武湖农场五七路,占地560亩。过去为苗圃生产基地,2020年,林业公司投资1.6亿元,对原苗圃生产基地进行改造升级。全新开放的产业园有5个主园区和10个特色项目,园区内高科技元素无处不在,8万多平方米的智能温室中心采用地源热泵提供清洁能源,结合双层F-clean膜覆盖材料、肥水一体化精准灌溉、温室环境控制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构建了一套“绿色生态、高效节约”的育苗生产模式。

昔日的苗圃基地转型升级为集花卉交易、科技研发、种植示范于一体,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线上、线下花卉种苗交易基地,年种植花卉200万株,苗木100万株,每年能带来14万爱花游客,收获10亿元产业收入,还能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及花卉苗木种植技术。

网站20211220.6.jpg

柏泉空港湿地花田水生植物产业基地小微湿地效果图

■ 柏泉湿地花田水生植物基地

助力“湿地之都、花漾江城”建设

柏泉空港湿地花田水生植物产业基地是集团改革重组后,投资6800万元建设的重点产业项目。项目位于东西湖区柏泉街道西部,总建设面积1500亩,通过对原有鱼塘改造,模拟自然构建“水—林—鱼”共生的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体系,建设集水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保育、水生植物产业及示范、科普展示及农事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产业示范区。该项目预计2022年底建成,将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最优、效益最佳的水生植物产业基地。

■ 提升两路林带信息化管理水平

构筑江城绿色生态屏障

集团所属林业发展公司2002年起承建了全长188公里的环城森林,2004年起承建了全长17.8公里的环机场路绿化带,两路林带于2007年完成建设,总长度205公里,是全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单项林业生态工程。两路林带包含樟树、水杉、栾树、柳树等26种共计611万株树木,环抱大武汉,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每年还吸收二氧化碳115万吨、生产氧气57.11万吨,拉高城市生态指标。

偌大的两路林带,管理是个大工程。为提升两路林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林业发展公司携手华中农业大学,构建了基于网络的“武汉两路林带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并于2018年上线,实现了基础数据与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该系统包含手机端App和网页端应用,涵盖了数据双向联动、三维模拟、病虫害识别、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

未来,随着大数据分析功能模块、防火监控视频模块、手机端App的逐步完善和优化,两路林带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运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 黄虎文化创意型示范村项目

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黄虎文化创意型示范村项目突出知音文创主题,建设内容为“一心六区一群落”的建筑改造与环境提升,以及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其中,一心为游客中心,包含次游客中心、主题雕塑和停车场;六区为传统艺术街区、公社艺术街区、现代艺术街区三个主题街区和生态露营区、主题餐坊区、入口及其他区(含公社学堂);一群落为艺术家群落。

项目一期的建成将有效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精心打造,将形成环境舒适、服务完善、产业兴旺的文化创意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城市休闲基地。

■ 全力推动“国企联村”行动

红色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国企联村”行动启动以来,集团按照“五个一批”要求,火速成立工作专班,组建驻村工作队,并根据结对片区特点定制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对接结对的5个片区、22个村,拟定“一村一品”“一企一策”思路,发挥国企优势、整合资源力量,明确共建模式和产业项目,为结对村源源不断赋能。

“国企联村”行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产业项目建设。集团与结对片区建立“风险共担、盈利共享”合作机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实体、一个基地、一个品牌”的“四个一”模式,通过产业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5个结对片区全部成立产业项目实体,共实施和策划产业投资项目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额8988万元,其中2021年计划投资1624万元,已完成投入882万元。

下一步,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为总抓手,锚定“三年攻坚、两年巩固”的主要目标,牢牢扭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努力在创新模式、创立机制、创造经验上做足文章,不断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为打造乡村振兴武汉样板作出更大贡献。

转载自:长江日报